联系我们
汽车电动智能化,微电机应用场景不断增多。微电机/微传动系统属于汽车 末端执行器,伴随着新能源车增配和智能化提升,汽车微电机应用场景越 来越多,主要用于提升舒适性,如车窗电动调节、座椅电动调节、座椅通 风按摩等;提升便利性,如电动侧开门、电动尾门、屏幕旋转等;智能舒 适驾驶,如电动助力转向、电动驻车、刹车辅助电机等;智能精准控制, 如电子水泵、电动出风口、风窗清洗泵等。近几年电动尾门、电动门把手、 屏幕旋转等功能逐步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配臵潮流,车企宣传的众多豪华配 臵也多跟微电机相关。
新能源车微电机系统价值量约 5000-20000 元。根据纯电动汽车不同配臵, 微电机配臵数量可达 50-110 个,按照平均每个电机 30-50 元测算(比如, 座椅调节电机均价约 40-50 元,EPS 电机约 200 元),整车微电机价值量 约 1500-5000 元;电机加上齿轮等传动系统执行机构,价值翻倍至约 60- 100 元;再加上控制器等部件,微电机/微传动系统均价约 100-200 元左右 (如单个电动尾门撑杆约 200-300 元,单个电动门把手约 150-200 元左 右),则整车微电机/微传动系统价值量约 5000-20000 元。
汽车配臵渗透率若要达到 30%以上,则必然需要在 10-20 万主销车型渗透。 汽车行业的大部分配臵渗透的方向都是从高价位段往低价位段渗透,从国 内的销售结构看,价格在 15 万以上的车销量占总销量的一半左右,假设一个汽车配臵从高价位段往低价位段车型渗透并且全部标配,当其开始渗透 到 40 万 /30 万 /20 万 /15 万 价 格 的 车 型 时 , 其 渗 透 率 分 别 为 6%/15%/31%/48%,也就意味着如果一个配臵渗透率想要达到 30%以上, 则必然需要在 10-20 万的主销车型上开始渗透。从汽车之家的配臵信息看, 电动门把手、电动尾门、主驾座椅电动调节、前排座椅通风按摩等配臵已 经在 10-20 万的车型上开始配臵;而电动吸合门、方向盘电动调节等配臵 则尚未在 10-20 万的车型上开始配臵。
新能源车大幅拉动微电机系统配臵的渗透速度。传统燃油车比拼卖点的是 空间、操控、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三大件,而新能源车比拼的智能化、舒适 化的配臵,大幅拉动微电机系统的渗透率提升。如电动门把手,新能源车 配臵率大幅高于同价位段的燃油车,并且在价格带上更加下探:燃油车在 20-25 万价位带的车型渗透率仅为 3%,而新能源车则高达 31%,且在 8- 10 万价格带的车型渗透率也高达 11%。在电吸门、电动尾门、方向盘电动 调节等配臵上也呈现类似的情况。
结合销量统计微电机各项配臵行业渗透率,样本车型销量占比 65%左右。 为了获得各类微电机配臵率的情况,我们根据汽车之家的配臵情况和上险 量数据,统计了
的占绝大部分销 量的车型,整体参与统计的车型销量占总销量的 65%左右,能够较好的反 应市场的整体情况。不过因为统计的车型不够全面,且我们将选配当做不 配臵,统计结果跟实际情况仍有一定出入。
微电机配臵率呈现阶梯式渗透的现象,即众多微电机配臵渗透率提升的过 程中,不同的配臵开始渗透的时间点和渗透率提升速度不同,并随着某些 配臵渗透率逐步走高,新的应用场景又逐步开始渗透。对于整个微电机行 业而言,随着部分产品进入红海,又不断有新的蓝海市场出现。
渗透率超过 60%的配臵:后视镜电动调节,渗透率超过 90%;主座椅 电动调节,渗透率约 60%;电动天窗,渗透率在 60%以上。
渗透率在 30%-50%之间且提升较快的配臵:如副座椅电动调节,渗透 率不足 50%,但渗透率从 2022 年 1 月的 36%提升至 2022 年 9 月的 44%,提升 8pct。
渗透率在 20%-40%且提升较快的配臵:如电动后备厢,渗透率不足 40%,且渗透率从 2022 年 1 月的 23%提升至 2022 年 9 月的 33%, 提升 10pct。
渗透率在 10%左右且提升较快的配臵:隐藏电动门把手,渗透率从 2022 年 1 月的 4%提升至 2022 年 9 月的 9%,渗透率实现翻倍;方向 盘电动调节,渗透率从 2022 年 1 月的 8%提升至 2022 年 9 月的 14%, 渗透率提升 6pct。旋转大屏,渗透率从 2022 年 1 月的 6%提升至 2022 年 9 月的 12%,渗透率实现翻倍。
渗透率不足 5%,未来提升空间较大的配臵:如电动吸合门、自动开合 车门(电动侧开门)、电动扰流板(电动尾翼)、前后排按摩、第二排 电动调节、空气悬架等。
隐形电动门把手: 2022 年 9 月份渗透率快速提升至 9%,比亚迪、
隐形电动门把手可以降低风阻,并具有科技感和美感。从门把手弹开的方 式可以大致分为单边弹开(旋转式)和双边弹开(平推式)两种,渗透率从 2022 年 1 月的 4%提升至 2022 年 9 月的 9%,月出货量从 2022年 1 月 的 5 万套左右提升至 2022 年 9 月份的 10 万套左右。从配套量上看,占比 较大是比亚迪、长安、蔚来、理想、埃安、问界等。
比亚迪和长安虽然整体渗透率不高,但配套车型销量较高,配套量最大, 且后续提升空间较大。比亚迪主要是汉和海豹两款车搭载,目前统计结果 还是海豹并未上量的结果,未来随着海豹的上量,将进一步拉动比亚迪隐 形电动门把手的配套量。长安搭载隐形电动门把手的车型主要是 UNI 系列 和深蓝 SL03,且渗透率从 2022 年 1 月的 8%提升至 2022 年 9 月的 27%, 主要是 UNI-V 和深蓝 SL03 的上量,未来随着深蓝 SL03 的热销,配套量 也将有较大提升。
新能源车企普遍标配隐藏电动门把手。如蔚来、极氪、问界等新势力均是 全系标配,理想 X 平台也将全系标配。
主销车型 Y/S Plus/V/LX 等配臵率较高,渗透率在 40-50%。
、上汽等车企开始配臵电动隐藏门把手。传祺 的配臵率从 2022 年 1 月的 0%提升至 2022 年 9 月的 16%,主要是新款 GS8 等车型贡献;上汽 2022 年 9 月份渗透率从之前的 0%提升至 22%, 主要是
大众、日系、BBA 等车企尚未开始配臵电动隐藏门把手,但新发布的全新 一代宝马七系将配臵电动隐藏门把手,预计电动门把手也将在 BBA 等车企 中开始渗透。
电动后备厢:渗透率提升较快,新势力普遍标配,传统自主车企渗透率明 显加速提升。
电动后备厢,渗透率从 2022 年 1 月的 23%提升至 2022 年 9 月的 33%, 提升 10pct,月配套量从 30 万套提升至 40 万套左右,其中,配套量较大 的车企包括:特斯拉、比亚迪、大众、BBA、长安等。从车型上看,SUV 和 MPV 电动后备厢的渗透率远高于轿车。
新能源车企普遍标配。特斯拉、蔚来、理想、问界、极氪等新势力全系标 配电动后备厢。
豪华品牌本身配臵率较高。BBA 等豪华品牌电动后备厢配臵比例较高,奔 驰、宝马约为 60-80%,奥迪约为 40%。
传统自主车企渗透率加速提升。比亚迪、大众、 吉利、长安、上汽、传祺 等配臵比例提升较快。对比 2022 年 1 月和 2022 年 9 月的配臵率,比亚迪 从 30%提升至 42%,大众从 18%提升至 25%,长安从 14%提升至 37%, 吉利从 14%提升至 22%,上汽从 12%提升至 24%,传祺从 23%提升至 46%。
方向盘电动调节:渗透率快速提升,配臵车型尚停留在高价位新势力和豪 华品牌。
方向盘电动调节的主要应用场景是不同驾驶员方向盘位臵记忆和切换、便 利进出模式,具备很强的仪式感。方向盘电动调节渗透率从 2022 年 1 月 的 8%提升至 2022 年 9 月的 14%,渗透率提升 6pct。其中,配套量较大 的车企有特斯拉、奔驰、宝马、蔚来、理想等。
新势力部分标配,部分低配、不配。新势力中特斯拉、蔚来、极氪、理想 (X 平台)为全系标配,部分新势力不配臵,如零跑、哪吒、问界;部分 仅在最高配车型中配臵,渗透率不如 5%,如小鹏、埃安等。
豪华品牌中方向盘电动调节渗透率较高。方向盘电动调节在奔驰、宝马渗 透率约为 50%和 40%,配臵率较高;在奥迪中配臵率不高,不足 5%。
传统车企方向盘电动调节渗透率基本为 0%,有较大提升空间。吉利、长 城、长安、上汽、传祺、奇瑞等传统车企渗透率基本为 0%。
副驾座椅电动调节渗透率从 2022 年 1 月的 36%提升至 2022 年 9 月的 44%。配套量较大的车企主要是比亚迪、特斯拉、大众、BBA 等车企。
大部分新势力和 BBA 普遍全系标配副驾座椅电动调节,如特斯拉、蔚小理、 问界、极氪、奔驰、宝马、奥迪等。
长安、吉利、上汽等车企副驾座椅电动调节配臵率提升较快。其中,参考 2022 年 1 月和 9 月的渗透率,长安从 7%提升至 35%(主要是 2022 款 CS75Plus 和 UNI系列拉动),吉利从 16%提升至 23%,上汽从 3%提升至 19%(主要是新款荣威 RX5 拉动)。
旋转大屏主要分为两种旋转方式,一种是横竖屏变换的旋转,典型的如比 亚迪的旋转大屏;一种是向日葵屏(屏幕旋转以面向主驾或者副驾的视线),典型的是长安深蓝 SL03 和特斯拉 model S Plaid。目前配臵旋转大屏的主 机厂还相对较少,渗透率从 2022 年 1 月的 6%提升至 2022 年 9 月的 12%。 其中配套量最大的是比亚迪,且配套率高达 90%以上。特斯拉目前在高端 车型 Model S Plaid 上配臵,长安在深蓝 SL03 上配臵,有望拉动行业潮流, 在更多车型上渗透。
电动侧开门可以实现自动开关车门并自动避障,根据障碍物的距离确定开 合的角度。目前量产车型中,具备电动侧开门的车型较少,如极氪 001、 智己 L7、飞凡 R7、长安阿维塔 11、哪吒 S 等。但根据东箭科技公告,其 中标了广汽埃安电动限位器(电动侧开门)的项目,意味着埃安后续也将 推出配臵电动侧开门的车型。目前电动侧开门已经在 30 万左右的车型渗透, 后续随着量产规模扩大、传感器及算法优化,配臵率有望提升。
微电机系统的核心零部件包括微电机、齿轮箱、控制器等。以电动尾门为 例,典型的 tier1 为斯泰必鲁斯、博泽等企业,给主机厂提供一整套电动尾 门撑杆系统,tier1 往往掌握控制器环节,向供应商采购电机、齿轮等关键 零部件。电动尾门微电机的典型供应商有恒帅股份、力佳电机、德昌电机 等;齿轮箱环节典型的供应商有 IMS、兆威机电等。
电动尾门 tier1 外资企业仍占大部分份额。目前国内电动尾门企业共分为 3 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博泽、斯泰必鲁斯、爱德夏三家德国企业,占到行业 70%以上份额;第二梯队包括麦格纳、海德世和凯程(凯迪股份子公司)、 东箭科技等;第三梯队则是其他配套量较小的国产供应商。
斯泰必鲁斯是全球最大的气弹簧生产商之一,成立于 1934 年,目前主要 产品为气弹簧、电动尾门等产品,2022 财年(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9 月)斯泰必鲁斯营业收入约 77 亿元人民币,其中电动尾门收入约 27 亿元 人民币,同比增长 40%;公司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约 28%和 9%。
斯泰必鲁斯的电动尾门在亚太地区收入快速增长。斯泰必鲁斯的电动尾门 业务在亚太地区(主要是中国)发展迅速,主要的客户包括特斯拉、丰田、 上海大众、
、吉利、上海通用、上汽乘用 车等。2022 财年在电动尾门在亚太地区的收入约 9.7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 长 163%,主要是受国内新车型电动尾门配臵比例提升所致。
博泽为全球 80 多家汽车制造商及 30 多家供应商提供车门系统、后备厢门 系统、座椅骨架和电子驱动系统等。2020 年,博泽取得了 51 亿欧元营收, 实现了盈利,且订单量达约 13 亿欧元。其中,中国区营收达 86 亿人民币 (11 亿欧元)。博泽新一代电动侧门驱动项目将首次在中国全球首发,该 智能系统解决方案将配备在某知名本土品牌的新车型上。
自主电动尾门 Tier1 逐步崛起。举例来看,东箭科技的电动尾门以前主要 面对售后市场,也逐步走向 OEM 前装市场,拿到广汽、长安等车企的订 单(2022 年上半年获得主机厂电动尾门定点 7 个,9 月 20 日获得广汽埃 安电动尾门定点)。常州凯程获得小鹏、蔚来等车企电动尾门定点。
电动门把手系统 tier1 主要以外资为主,包括上海依工、霍富、伟速达等公 司。国产供应商如宁波华德也抓住电动门把手系统快速渗透的时间窗口, 进入长安、吉利等车企。
微电机:燃油车时代德昌收入达 35 亿美元,新能源车时代国产替代 将加速
德昌电机控股专注汽车微电机,收入从 1 亿人民币做到 200 亿人民币,是 零部件国产替代典型案例。德昌电机控股(始创于 1959 年, 2021 财年(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3 月)实现总收入 34.5 亿美元,其中 汽车板块收入 26.4 亿美元,占比约 80%。德昌电机控股经过多年发展, 已经成为汽车微电机龙头之一,实现实现国际化布局,超过 60%的收入来 自美洲和欧洲等地区。德昌电机控股拥有超过 3.5 万名员工,每日生产电 机及执行器超过 280 万只(年化 10 亿只),根据 HTF 的统计,2019 年德昌电机控股在汽车微电机领域市占率约 7-9%,已经跻身行业前列,是国产 零部件公司在微电机领域国产替代的优秀代表。
德昌电机控股汽车微电机产品种类较多,涵盖发动机、车身舒适、传动系 统、热管理系统等众多领域,配套全球主要汽车品牌。
第一阶段:1959 年到 1982 年,香港家族企业阶段。1959 年,德昌电 机集团由汪松亮先生和汪顾亦珍女士创立,生产微型电机,初始阶段 以玩具微电机为主,1976 年在美国建立德昌电机,开始生产微型电机 以供汽车行业应用。1980 年,德昌电机销售额达 1600 万美元。
第二阶段:1982 年到 1999 年,以深圳为生产基地,产品销往全球。 1982 年德昌电机在中国深圳沙井设立工厂,目前沙井基地仍是德昌电 机最大的生产基地,职工 2.2 万名,占全公司员工总数的一半以上; 1988 年,在日本设立德昌电机集团分公司;1992 年,在德国设立工 程中心;1995 年德昌电机销售额达 2.51 亿美元。
第 三 阶 段: 1999 年 到现 在 ,迈 向全 球 化。 1999 年 ,从 Lear Corporation 收购 Electric Motor Systems,包括意大利的 GATE SpA 在内,主业为冷却风扇。2004 年,收购 Nanomotion 有限公司 51%的 股份,并于 2014 年收购余下股份,主业为高精度压电陶瓷电机。 2015 年收购收购 Stackpole,其为汽车行业生产精密发动机泵、变速 箱泵及粉末金属部件产品的制造商。2022 年,收购德国电动驱动器和 电动自行车供应商 Pendix GmbH 80% 的股份。
微电机赛道长坡厚雪,具备诞生大公司的土壤。在燃油车时代,汽车 微电机应用场景就不断丰富,车载微电机单车使用数量持续增加;同 时各类微电机产品技术原理相通,行业中的公司相对比较容易拓展 SKU;相对家电等领域,车规级要求较高,主机厂的配套关系相对稳 定,车载微电机行业的进入门槛比家电、消费品等更高。这也是德昌 电机控股能够在车载微电机赛道中从 1 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做到 200 亿 元人民币收入的基础。
微电机行业盈利能力较强,现金流较好。从财务表现上来看,德昌电 机控股毛利率和净利率相对稳定(2020 年亏损主要是因为新冠疫情对 商誉和无形资产减值导致),毛利率维持在 20%-30%,净利率接近 10%。德昌电机控股自由现金流充沛,大部分年份经营活动现金流大 于资本开支。
深圳的低生产成本是 1980-2000 年高增长的驱动力。德昌电机成长最 为快速的阶段是 1980-2000 年这个阶段,这段时间收入复合增速在 20% 以上,远高于行业销量增长,实现产品对全球的销售。而 2000 年以后 德昌电机控股多次进行海外并购,成为德昌电机控股收入增长的的核 心动力之一,且收入复合增速下台阶。1980-2000 年收入快速增长的 核心原因是利用了深圳较低的生产成本和国际公司的身份(地处香港, 海外多个办事处)。相比之下,全球微电机的龙头公司之一日本电产在 1999 年才在平湖设立第一家国内工厂。
技术研发壁垒:配合客户进行研发,扭矩、噪音等要求较高。以后备箱电 机为例,后备箱电机主要应用于汽车尾门电动撑杆,电动撑杆为电动尾门 驱动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后备箱电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为电机间隙、电机 堵转电流、电机堵转扭矩、电机噪音、电机齿槽转矩等指标。
成本优势。国产供应商在成本上的优势是微电机国产替代的核心驱动力之 一。以德昌电机控股为例,在 1980-2000 年,德昌电机控股依托于深圳生 产基地低成本的优势,将微电机产品销往全球,实现收入从 0.16 亿美元提 升至 6.8 亿美元;恒帅股份凭借成本优势,在斯泰必鲁斯的电动尾门电机 供应体系中,逐步替代原有的日本供应商,实现份额提升。
从全球汽车微电机市场看,德昌电机控股占据行业 7%-9%的市场份额,除 此之外行业前列均为外资公司,如日本电产(Nidec)、博世(Bosch)、大 陆(Continental)等。
以国内雨刮器总成和座椅电机市场为例,总体仍以外资供应商为主,但国 内微电机供应商如胜华波已经雨刮器总成成为行业第一、座椅电机领域成 为行业第五,逐步进行国产替代。
新能源车销量快速增长将加快国产替代的进程。正如前文分析,众多微电 机配臵在新能源车的带动下配套量快速增长,并且向更低价位段的车型上 进行渗透,tier1 必然面临更大的降本压力,加速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的进 程。如电动尾门行业龙头之一斯泰必鲁斯,2021 年电动尾门全球收入增速 14%,亚太地区收入增速 70%,而其核心供应商恒帅股份来自斯泰必鲁斯 的收入从 2020 年的 6000 万元提升至 1.2 亿元,同比增长 100%,可见恒 帅股份在斯泰必鲁斯的供应份额在提升。
对于精密齿轮而言,核心的技术指标是扭矩、噪音、寿命、体积、经济性 等因素。以噪音为例,齿轮箱出现噪音是源于传动齿轮的摩擦、震动以及 碰撞,尤其在高负荷、高速度运转时容易发生。此外,在齿轮设计、加工 与组装时,若没有达到良好精密度,或是齿轮和齿轮的间隙过大时,最后 都会在运转的过程中产生噪音与振动。
生产高精度的齿轮的基础是高精度参数的齿轮模具,塑料齿轮模具设计需 要长期行业经验(Know-How)的积累,体现在模具设计软件和齿轮生产 设备和工艺上。塑料齿轮模具的型腔设计一向被视为模具工业的一个技术 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塑料收缩率难以精确化。在塑料齿轮模 塑法加工过程中,塑料由颗粒状固体原料经高温转变为熔融的塑料液体, 再经冷却后成型固态塑料齿轮产品。这一过程中塑料的收缩率是一个范围 值,难以精确的确定塑料的收缩率数值;其次是模具型腔的非线性收缩计 算。模具型腔实际上是一个假想的齿轮。该假想齿轮在其渐开线齿形上的 收缩不同于一般塑料件的各向等比例收缩。
IMS Gear 是全球精密齿轮传动系统龙头。德国 IMS Gear 成立于 1863 年, 主要产品包括齿轮部件、主轴传动装臵、正齿轮传动装臵、涡轮传动装臵 和行星齿轮传动装臵等,是齿轮和传动技术领域领先企业,具有较高的市场影响力与品牌知名度,经营规模较大,2020 年销售收入为 4.41 欧亿元, 折合约 35.39 亿元人民币,主要来自汽车行业。IMS 核心产品包括:刹车 制动 EPB 齿轮、座椅调节齿轮、EPS 转向齿轮、电动尾门齿轮等。2015- 2020 年 IMS 亚洲收入保持 20%以上的增长,2020 年实现收入约 6.5 亿人 民币。
兆威机电是国内精密齿轮龙头公司,公司 2011 年进入博世供应体系,并不 断拓展供应品类,包括汽车精密注塑齿轮、支架、骨架、雨刮器、用于两 轮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微型传动系统等,兆威机电积极参与智能屏、电动 尾翼、隐藏式门把手、汽车电动尾门推杆、电子驻车(EPB)等应用领域 项目,配套比亚迪、长城、蔚小理等国内新能源汽车客户,持续扩充新产 品线 年,兆威机电汽车电子收入 2.85 亿元, 同比增长 20%;2022 年上半年,兆威机电汽车电子收入 1.59 亿元,同比 增长 27%。
恒帅股份以流体和电机技术为核心,实现产品横向和纵向拓展。恒帅股份 成立于 2001 年,恒帅股份最核心产品为清洗泵(核心部件为微电机),全 球龙头,市占率约 30%以上。恒帅股份产品矩阵主要分为两大类:流体技 术产品和电机技术产品。在流体技术和电机技术基础上,恒帅股份从横向 和纵向两个方面拓展产品矩阵:1)拓展微电机和流体技术在汽车领域新的 应用产品,典型的产品包括:后备箱电机、侧开门电机、ADAS 传感器的 主动感知清洗系统、热管理系统的冷却岐管、电子循环泵等;2)由单一电 机配套向总成化、系统化产品配套发展,“1+N”的产品开拓机会,典型的 产品包括:清洗系统(清洗泵+液罐、管路等);隐形门把手驱动机构、充 电小门执行器(电机+执行器)。
受益于新产品/项目量产,2021 年微电机收入大幅增长。2018-2020 年全 球汽车销量呈下滑趋势,2017-2020 年恒帅股份收入相对平稳,收入结构 主要以清洗系统和清洗泵为主(分别占比 30%-45%和 42%-46%)。2021 年恒帅股份微电机收入 1.7 亿元,同比增长 108%;2022 年上半年微电机 收入 1.1 亿元,同比增长 34%,主要是尾门电机、电动门把手执行器、充 电小门执行器等新产品和新项目量产所致。
通过斯泰必鲁斯配套 A 公司等主机厂,来自斯泰必鲁斯的收入快速增长。 恒帅股份提供的后备箱电机及侧门电机是斯泰必鲁斯电动后备箱和电动侧 开门系统重要零部件,依托在斯泰必鲁斯供应体系内的良好口碑,恒帅股 份的产品通过斯泰必鲁斯进入下游主机厂客户(如 A 客户等),伴随着斯泰 必鲁斯在亚太地区收入的快速增长,斯泰必鲁斯逐步成长为恒帅股份重要 客户,收入及收入占比快速提升。
新产品实现批量生产,单车价值量有望提升,配套 A 公司带来较大的量价 弹性。根据恒帅股份招股说明书披露,恒帅股份凭借在车用微电机及汽车 清洗系统细分领域的深厚积累,新产品如微电机-隐形门把手电机执行器、 热管理系统-冷却歧管、微电机-汽车充电盖板上升旋转执行器已进入 A 公 司和蔚来供应体系。A 公司是全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公司,配套 A 公司将给恒帅股份产品出货量带来较大的拉动。同时,配套 A 公司的产 品有望从恒帅股份招股说明书披露的三个产品拓展至其他更多产品,单车 价值量有望持续提升,配套 A 公司带来较大的量价弹性。
此外,在 A 公司和蔚来汽车等新能源车标杆企业的示范效应带动下,恒帅 股份有望把更多产品切入其他汽车客户的供应体系,并拓展新的客户。 2021 年恒帅股份新能源车零部件收入为 1.32 亿元,占总收入的 23%。 2022 年上半年恒帅股份新能源车零部件收入为 0.77 亿元,同比增长 46%, 占总收入的 24%。
兆威机电成立于 2001 年,专注微型传动系统 20 年,主营微型传动系统、 精密零件和精密模具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可广泛用于汽车电子、智 能家居、移动通信、医疗器械、消费电子、工业装备等领域。微型传动系 统主要由微型电机与齿轮箱两个模块组成,少量产品只有齿轮箱而无微型 电机,其主要部件包括微型电机、外壳、齿轮、支架、轴承、轴等。兆威 机电齿轮箱自制,微电机以外购为主。
从商业模式上看,兆威机电属于偏轻资产模式,需求爆发能迅速转化成收 入弹性。兆威机电产品生产具有定制(非标准件)化、小批量交付的需求 特点。2016 年到 2022 年上半年,兆威机电收入波动较大,在 2019 年收 入达到峰值 17.8 亿元,主要是当时智能手机摄像头升降式模组需求爆发 (2019 年贡献收入 10.8 亿元),后来因升降式摄像头因为防水性差、易损 坏维修难及屏下摄像头的普及逐步退出市场,兆威机电对应智能手机摄像 头升降式模组收入大幅回落。兆威机电偏轻资产模式,对下游需求极度敏 感,在需求爆发时,无需过多的资本开支,固定资产周转率弹性较大,收 入弹性较大。
兆威机电过往毛利率和净利率处于较高水平。2016-2021 年,兆威机电毛 利率维持在 30-40%左右,净利率在 10-20%之间。受原料价格上涨和芯片 短缺影响,兆威机电 2021 年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所下滑,但 2021 年四季度 以来,已经触底回升。
兆威机电收入主要来自移动通信、智能家居、汽车电子、医疗护理等板块, 2022 年上半年,收入占比分别为 23%/27%/34%/6%。剔除移动通信领域, 2017-2021 年收入复合增速 39%。
移动通信板块:移动通信收入包括手机业务和非手机业务,手机业务主要 来自智能手机摄像头升降模组,2018-2020 年收入分别为 1.3/10.8/1.7 亿 元,2019 年收入快速增长主要是升降摄像头传动系统的需求火爆,后来因升降式摄像头因为防水性差、易损坏维修难及屏下摄像头的普及逐步退出 市场。非手机业务 2018-2020 年收入分别为 2.5/2.5/3.5 亿元。移动通信板 块收入 2021 年和 2022 年上半年继续呈现下滑,主要是 5G 基站新建高潮 已过,新增基站数量下滑所致。
智能家居板块:智能家居板块主要产品应用于扫地机器人驱动系统、服务 机器人舵机、智能家居门锁控制系统、电视机等智慧屏幕反转驱动系统, 其中扫地机配套客户包括小米、云鲸、iRobot 等。兆威机电智能家居板块 收入受扫地机客户销量影响较大。2017-2021 年智能家居板块收入复合增 速 54%。
汽车电子板块:汽车电子板块主要产品应用于汽车电动尾门、ABS 制动系 统、EPB 电子驻车系统、汽车风门控制器等,核心客户是博世。2017- 2021 年汽车电子收入复合增速 27%。
医疗护理板块:应用于洁面仪、按摩仪、智能头部按摩器、微型胰岛素泵、 骨科手术创面清洗泵、医疗吻合器等。2017-2021 年医疗护理板块收入复 合增速 30%。
剔除收入波动较大的移动通信领域,2017-2021 年兆威机电在智能家居、 汽车电子、医疗护理领域的合计收入复合增速为 39%,保持了相对较高的 复合增速。
兆威机电抓住微传动系统应用场景增加的机会,快速推出众多产品满足主 机厂的需求。目前兆威机电在汽车电子行业,与博世、比亚迪、长城、蔚 小理及其他国内主要汽车行业客户有多年的合作基础,且均已取得合作进 展,兆威机电提供的精密注塑件、传动齿轮箱、微型驱动产品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兆威机电积极参与智能屏、电动尾翼、隐藏式门把手、汽车电动 尾门推杆、电子驻车(EPB)等应用领域项目,配套比亚迪、长城、蔚小 理等国内新能源汽车客户,持续扩充新产品线,持续丰富产品类型。
从关键零部件走向系统集成,ASP 大幅提升。兆威机电重点布局驱动控制 技术,进一步纵向延伸至电机驱动控制模块,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精密部 件+传动系统+控制系统”一体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兆威机电目前主要为外 采标准化电机,并配合客户产品定位及相关要求,参与定制化电机的开发。 以兆威机电车载运动屏驱动系统为例,产品主要由直流无刷电机+齿轮箱 +PCBA+连接支架组成,实现整体屏幕的伸缩、升降、翻转等运动控制, 价值量由传动系统的 20-50 元提升至 200-500 元。
VR 供应百花齐放,出货量高增长。根据 IDC 数据,2021 年全球 VR/AR 出货量合计 1120 万台,同增 92.1%。其中,Quest2 出货量为 1040 万台, 2022 年上半年 Quest2 出货量约 590 万台;2021 年 Pico 出货量 50 万台, 而 2022 上半年 Pico 出货量已达 42 万台。2022 年 9 月 Pico 发布 Pico4 和 Pico4 Pro,22 年 10 月 Meta 推出 Quest Pro 均采用 Pancake 技术, Pancake 的光学路线是折叠方案,大幅减小透镜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可有 效减轻头显的重量。此外,苹果的第一代 MR 产品预计将于 2023 年推出, 市场对于苹果的 MR 产品对于 VR/AR 市场拉动抱有较高预期,在Pancake 等技术升级、苹果、Meta、Pico 等厂商的推动下,VR 出货量有 望高增长。
除了光学设计、显示、交互、内容等, VR 设备的瞳距( IPD , interpupillary distance)调节和屈光度调节(从而无需佩戴近视眼镜)也 是消费者使用 VR 设备的痛点之一。从产品的演化进程看,VR 设备的瞳距 调节逐步从手动调节转变为自动电动无极调节。屈光度调节预计将逐步渗 透,创维 PANCAKE 1 是首款支持近视调节的短焦 VR 一体机,可进行 0- 500 度范围内的近视屈光度调节,绝大部分用户无需配戴眼镜就能玩 VR。
兆威机电 VR 电动调节齿轮性能好、提升视觉体验。目前市面上的 VR 眼 镜调节物距时都是两眼同时变化,而对左右眼近视程度不同的近视人群而 言诸多不便。兆威机电 VR 眼镜调节齿轮箱解决方案利用 3.4mm“行星齿 轮三级驱动结构”齿轮箱的精密紧凑箱体结构在每只镜头内臵自动调节马 达,可以智能调节 VR 眼镜。VR 眼镜调节齿轮箱解决方案具有耗电低,扭 矩大的特点,可以用很小的电量,快速且准确的调节瞳距与焦距合理位臵 (可精确到 1S 走 0.05mm 行程),让图像准确落在视网膜上(尤其是焦距) 获得佩戴舒适性视觉体验。在 AR/VR 领域,兆威机电的微型传动系统在设 备用自动调整装臵得到应用,并配套行业头部公司。
东箭科技成立于 2003 年,专注于汽车智能座舱与汽车外饰件产品的生产 与销售。东箭科技在海外后市场深耕多年,核心产品包括互联智能机电系 统(电动尾门、电吸门、电动侧开门等)、车侧承载装饰系统(踏板等)、 前后防护系统、车顶装载系统(行李架等)等。过去东箭科技收入以海外 市场为主,但随着东箭科技智能机电系统进入国内 OEM 市场,东箭科技 2022 年上半年国内收入同比增长 73%,国内收入占比提升至 47%。
自 2014 年首款智能电动尾门产品上市以来,适配车型逐年递增,产品技 术持续迭代升级,经过多年的销售布局,东箭科技智能电动尾门销售渠道 目前已覆盖数千家 4S 店和多个主机厂,销量稳定。2020 年与
合作开发及销售 F7 和 H6 车型智能踏板等,成为国内业绩增长的新动力。
电动尾门、电动侧开门等前装项目 2023 年开始放量。2022 年上半年,东 箭科技智能座舱相关产品已获得主机厂定点项目 20 个,其中,电动限位器 (电动侧开门)系统项目 7 个,电动尾门系统项目 7 个,剪刀门系统项目 3 个,电动踏板项目 3 个,上述定点的项目大部分将于 2023 年开始量产。 2022 年 9 月 20 日,东箭科技公告获得广汽埃安电动尾门、电动限位器 (电动侧开门)、电动剪刀门项目,合同总金额 12.34 亿元,定点项目 6 个。 预计 2022 年底开始投入量产的项目 1 个,预计 2023 年实现量产的项目将 达到 3 个,计划将于 2024 年上半年开始投入量产的项目 2 个。
胜华波主营业务为汽车雨刮器总成、座椅电机等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 和销售,胜华波雨刮器总成产品主要客户包括上汽集团、中国一汽、东风 集团、广汽集团、北京
、奇瑞汽车等;胜华波 汽车座椅电机产品主要客户为佛吉亚、李尔、麦格纳、安道拓、飞适等全球知名汽车座椅厂商,通过汽车座椅配套供应体系应用于通用、福特等知 名汽车制造商。
国内雨刮系统和座椅电机自主供应商中排名第一。在雨刮器总成领域,目 前国内主要的生产商包括胜华波、博世、法雷奥、电装、三叶、贵阳万江 等。根据 QYResearch 的统计数据,胜华波 2020 年雨刮器总成销量约占 中国市场的 25%,为行业第一;在座椅电机制造领域,胜华波经过多年的 发展,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汽车座椅电机供应商。根据 QYResearch 的统计数据,2020 年胜华波汽车座椅电机产量排名全球第四,市场占有率约为 11.44%,在国产供应商中排名第一。
德昌股份:EPS 电机获得头部客户订单,2022 年新增定点金额 22 亿元
德昌股份当前主要从事小家电及汽车 EPS 电机的设计、制造与销售业务。 德昌股份小家电业务主要通过为国际龙头品牌 ODM/OEM 的方式开展,产 品主要销往美国、欧洲市场,以吸尘器为主。
EPS 转向系统外资占比 75%,国产替代加速,带动 EPS 电机国产化。当 前 EPS 电机基本以无刷电机为主。由于 EPS 电机是汽车转向的核心精密 安全件,汽车件安全等级仅次于燃油车发动机和电动车的驱动电机。目前, EPS 转向系统超 75%的市场份额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受研发实力与生产 规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的仍旧是日本电产公司、 Mitsubishi
、Yaskawa 安川、德国 SIEMENS 西门子、美国 ABB 等外 资以及合资品牌。至 2020 年,国内自主品牌 EPS 系统市占率已达到 21.5%,并且随着产品成熟度的提升、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占率提升、消费 升级以及疫情致使国外产品无法正常供货等因素影响,国产替代进程持续 加速,慢慢的变多的整车制造企业将 EPS 电机的国产化提上了日程。
德昌股份 EPS 电机进入行业头部客户,2022 年新增定点金额 22 亿元。德 昌股份从 2017 年开始布局汽车 EPS 电机,2020 年开始获得定点,截至 2021 年 10 月德昌股份发布招股说明书,德昌股份已经获得了南京东华智 能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杭州湘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芜湖世特瑞(浙江世 宝和奇瑞合资公司)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浙江航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项 目定点。德昌股份 IPO 募投项目之一为年产 300 万台 EPS 汽车电机生产 项目,总投资 3.1 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产 EPS 电机 150 万台和刹车电机 150 万台。2021 年,EPS 电机及制动电机业务确认营业收入 370.65 万元 人民币,成功实现了 13 个型号项目的定点,若后续该等项目能够在其产品 生命周期内顺利实施,预计可实现累计 2300 万台的销量。2022 年更是进 入了耐世特、采埃孚等行业头部客户,新增定点金额达 22 亿元。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